市美协副秘书长朱国荣说,现代青年出于表现某种内心情感的需要,在绘画创作中不再简单地表现美,而是通过对“丑”的夸张的涂抹,表达自己的审美主张。如有几幅男人体的作品,作者意图不在表现美,也不是表现力,而是借助于这些丑陋夸张的人体,来体现诸如孤独、矛盾、扭曲的心态。善待“丑”、爱“丑”,可以说是目前上海青年美术创作的特点之一,它从一个侧面标志着青年美术正走向现代,走向深沉。
著名画家张桂铭认为对此现象不应过度指责,对一时“看不惯”的作品,要宽容,要以鼓励为主。青年美术批评家李旭的观点是,美术青年在打出“反传统”的旗号时,多数人对传统和现状的了解都很片面,眼界就有很大局限。而特别要提醒的是,把模仿作为个人爱好或训练手段的创作倾向不足取。